淘宝,还有多少时间才能闲着?
近日,淘宝称将针对极背部买家抽佣1%,不少人觉得淘宝总算开始着急赢利了。不过,淘宝总负责人季山在接受《真故研究室》访谈时表示,“向极背部买家抽佣只是为了增加平台部分成本。”
淘宝自2014年6月上线以来,在阿里内部的定位仍然在调整。原本它被定位为二手交易平台,天猫买新、闲鱼汰旧,构成业务闭环。后来它变更为闲置物品交易平台,2020年GMV超过2000亿,但商业营运模式不明。去年3月28日,阿里改组将设六大业务集团,淘宝归属于淘天集团。在各业务都努力自负盈亏目标下,淘宝也推动自我造血进程。但它目前的任务,并不以赢利为紧要,而是要迅速扩大用户交易规模。
#01抽佣1%的背后
5月15日,淘宝APP发布最新公告显示,淘宝社区将从6月6日起,拟对在平台内举办高频且高额交易的买家交纳软件服务费。
收费门槛为每月形成的成交订单数目小于10件、且累计成交金额小于10000元。达到收费门槛后,针对当月超出收费门槛的成交订单,以单笔订单实际成交额为基数交纳1%。而对于门槛之外的其他买家及所有卖家继续减免软件服务费。
这一公告发出后,当时网上各种评论较多。有的用户觉得淘宝是要忙着赚钱赢利,有的则觉得淘宝希望以此整治平台的交易环境。
先来看官方解释。
在5月23日举行的2023年淘宝产品升级发布会上,淘宝总负责人季山表示,抽佣新政是在给淘宝探求更适宜自身平台的商业模式。
这一目标下的涵义有三点。
一是淘宝的交易碟子越来越大,“完全没有商业模式肯定不对”。
据公布,目前淘宝整体用户规模早已突破5亿,每年接近1亿的用户在淘宝上发布商品。整个在线商品数继续维持在10亿+的体量上,平均一个用户每年在淘宝上发布的商品数目达到10件。
二是希望减少一部份平台成本。“平台上面有好多店家类型,基本上可以归类为店家,由于交易的笔数、金额早已完全超过了个人范畴。平台背后承当了大量的职责,例如纠纷的判责,交易的手续费,所以要降成本。”
三是从整治角度,借抽佣规范平台内的店家经营。“薅平台流量的店家,可以选择离开,(抽佣)是一个讯号。”
假如要从非官方角度理解这三点,可以从淘宝现况来看。
根据淘宝的设置,在平台内开店几乎是0门槛、0成本,交易环节淘宝几乎也是0抽佣,这让淘宝不但吸引了好多个人买家闲鱼1元3000粉丝,更吸引了数目较多的职业买家。有的是专门做二手交易,有的则被觉得是来自天猫的部份大型买家。
淘宝对职业买家的心态,一度是积极的。2021年下半年,淘宝曾引入第三方服务商开发的PC端管理工具“闲鱼管家”,专门帮助职业买家打通天猫和淘宝。
但引入职业买家也带来了平台的负资产。一些“倒爷”在平台内售卖伪劣产品,消费者吃亏后,尽管平台内也有相关纠纷处理机制,但基本上维权要付出的各种成本较高。
这不但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更多消费者上淘宝淘闲置的乐趣也遭到影响。由于好多用户发觉,打开淘宝,真正的个人买家难寻,好多都像是职业买家,页面跟“淘宝”或者“淘特”相差不大。
淘宝对极腹部买家抽佣,即便是希望通过压低专业买家在淘宝做生意的成本,来间接调控。
一方面来增加自身作为平台管理者的监管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买家整治。但如季山所言,“抽佣的费用是很低的。(抽佣)不是从商业收入角度提出,而是从平台角度提出。”
至于在淘宝从事个体闲置物品交易的C2C买家,季山指出,“闲鱼不收费,会坚定地朝着C2C全面免费作为常年的发展方向。”
#02淘宝要赢利,先做大社区活跃规模
3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改组为“1+6+N”结构,淘宝隶属于6个业务集团之一的淘天集团。在每位集团都努力自负盈亏总目标下,这无疑须要淘宝推进自我造血能力。
对于淘宝接出来的发展,季山透漏接出来的两个发展重点。一是做大平台用户下降及活跃度,二是探求商业模式。
在用户下降及活跃度方面,季山称:“闲置交易的用户规模远远没有到天花板,3-5年内淘宝仍会聚焦于用户下降和活跃度,向10亿用户规模迈向。”
关于商业模式方面,季山称,“加快探求向C端用户抽佣之外的商业模式,但目前没有明晰的赢利目标考虑。”
这两点须要统一来看。
据淘宝最新发布,用户规模早已突破了5亿(2022年官方称用户为3亿),其中95后用户占比早已达到了43%,三年前这一比列是35%。在这43%上面又有22%的用户是80后群体。月活方面为2500万。
可见,淘宝的用户规模已不算小,但月活数还有极大的提高空间。这实质上又关系着淘宝未来可能的月交易规模。由于不管未来淘宝要摸索如何的商业模式,月活不足,交易规模不大,赢利也很难。
针对目前情况,季山表示,接出来淘宝将围绕“交易”和“社区”双轴发展,与用户一起共建兴趣交易和交流的新社区。具体做法是淘宝推出了河鲜市场、会玩社区两大玩法的升级。
河鲜市场是淘宝内部一个社区化蓝筹股。之所以叫社区,而不是社交,淘宝的目的是通过社交玩法、促成社区交易。
▲图|淘宝发布河鲜市场
这一点从蓝筹股的设计能够看出。在河鲜市场,用户可以参与包括社会热点话题、兴趣热点话题、新物种和新副业、羊毛热点话题等分类组织,之后通过趣味组局,以拼单、交换求购等方法来促使交易。
会玩社区,也是淘宝的一个老版块。这次升级,重在提高互动性,搭建兴趣达人和用户间的联接。
这个蓝筹股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活形式达人,产生与用户之间的黏性,本质是一种KOL社交与带货。
淘宝把这个蓝筹股定义为“兴趣交易”,其统计称专业化的达人在淘宝早已有80万用户,一批例如手作达人、园艺达人、娃圈达人的专业KOL诞生,帮助淘宝实现用户下降、用户黏性与促使交易的多个目标。
据透漏,淘宝接出来将面向所有兴趣达人推出“星灿计划”,塑造百个十万粉丝以上的“头号玩家”。
在淘宝交易与社区的双轮驱动中,很显著可以看见淘宝的思路——优先级是平台社区化闲鱼1元3000粉丝,增强用户规模和月活,尔后再去促使和做大交易。
#03做大交易的淘宝路径
淘宝自2014年上线以来,它在阿里体系内饰演的角色,更偏向于邻近天猫,承当用户买新除旧的业务闭环。业内此前还有声音称,淘宝的功能是为天猫输送流量。
这引起的一个结果是淘宝缺少赚钱养活自己的“主体积极性”。做了8年多,淘宝的商业营运模式到底是哪些,外界似乎很难看清。
从季山的讲话来看,淘宝看重“交易”,它并不想成为第二个小红书。
而未曾来看,淘宝的收益现金流,或一直将在X端形成。2020年,淘宝决定从C2C的二手交易平台,转向包括消费者、商家以及服务商的C2X多元交易平台。X指的就是C(消费者)、B(店家)、S(服务商)。
▲图|淘宝
从海外成功案例来看,淘宝这样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其赢利形式通常是抽佣。
在台湾,也称“煤炉”的二手交易平台Mercari,会缴纳买家10%的佣金。借助这些简单有效的商业模式,Mercari轻松实现赢利。台湾用户对于佣金的接受度也很高。
日本本土最大的二手交易平台PoshMark,会对15欧元以下的商品缴纳2.95港元的固定佣金,对15欧元以上的商品,缴纳20%的佣金。其他例如Tradesy、eBay等平台也就会从用户交易中抽取10%以上的佣金。
在国外,另一家二手交易平台转转,也在今年5月30日发布公告表示,依据支付公司的要求,从5月30日开始,平台将对“自由市场”C2C交易中的交易成功订单,扣缴“千分之六”的支付通道费给陌陌或支付宝。
不过淘宝虽然不想走这样的路。一个可能性是淘宝如对C端抽佣,用户流失的可能性将减小。尤其在各种二手交易平台都还在不断冒出的当下。
季山的思索是,未来淘宝的常年商业模式,应当是提供增值服务。具体是哪些样的服务,其提出“验货宝”是其中一种。
这次升级,淘宝的验货宝也进行了相关变革。往年淘宝上的验货宝服务是由店家选择是否提供验货服务,如今验货宝升级为由卖家来选择是否须要验货服务。这就对淘宝的店家进行了较强约束,验货宝或能产生一条稳定的现金流。
据介绍,目前验货宝的收费模式为1亿元以内商品验货76元/单,1万-3亿元之间的商品验货费用为96元/单,3万-15万之间的商品验货费用为136元/单。
淘宝此前在二手箱包、珠宝等领域,拥有玩家积累优势。假如验货宝进行这样的改革,恐怕平台的心思是,不但能为自己带来收入,能够改善用户体验。
其实,如真是朝这个方向发展,淘宝看来还须要进一步在高价二手商品领域的布局冲力。
从目前看,淘宝心里仍存在一个大平台梦。仰仗海量的C端用户交易,能产生自己的规模化用户基本盘;同时对B端职业买家市场不断进行试错,同时挖掘平台价值,做大自己的交易额。
这个野心或来自对未来的豁达预期。
国际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联合复旦学院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曾发布《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降耗报告》。
当中称,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从2015年约3000万元快速提高至2020年破万亿的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接近3万亿的市场规模。
不过钱景即使在眼前,但也要当心翼翼。当用户的信任感都被倒爷破坏殆尽,平台也就没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虽然,这个大市场,不会缺玩家。
本文来自陌陌公众号“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作者:王枻坤,编辑:龚正,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