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量”是互联网时代流量作假的主要表现方式,但一条名星发布的微博竟被转发过亿,意味着每3个微博用户就有一个转发此条微博,实在令人胆寒。
6月10日,据半月谈报导,上海民警近期破获一起借助非法App恶意刷量、流量作假的民事案件。获悉,涉案应用——“星援App”的制做人蔡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已被广州民警民事拘押。
App助微博数据作假,半年吸金800余万
去年年初,多家媒体报导了演员@蔡徐坤微博获得超过1亿次转发的事情,有关名星帐号微博数据作假的问题和其背后的蓝色产业链,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微博方面表示,微博在日常监控工作中发觉大量异常违法行为,经技术回溯和对比,确认批量转发行为是通过星援App操作。
2018年11月,基于前期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微博买转发,微博就星援App刷量一事向广州市公安局报警。
2018年12月,广州市公安机关举办侦查取证工作。2019年3月初,专案追捕组将星援App制做者擒获。
借助“星援”App刷流量的行为在粉丝圈内被称为“轮博”。获悉,该App借助粉丝给“爱豆”刷流量的需求,疯狂谋利,半年内吸金800余亿元。
目前,为了应对“轮博”,新浪微博早已将转发、评论量设置为“100万+”的显示上限。
据悉,对于严打网路黑产,微博表示,其内部早已组建了专门的安全委员会,覆盖产品、技术、运营、客服等多个部门,全方位严打违法刷量行为。
粉丝通过星援“轮博”成常态
据介绍,星援App是一款模拟微博顾客端,通过破解微博加密算法实现批量转发微博内容的应用软件。该软件在缴纳用户费用以后,才能对特定用户和博文进行批量转发操作。
这也意味着,利用星援App,一条微博转发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乐意花多少钱,而这也促使了蔡徐坤单条微博1亿次转发的“惊人表现”。
在APP中,蔡某甲制做了“明星热度排名榜”,名星的流量进行排行。粉丝听到自己的“爱豆”排名在他人然后,更会加码继续“轮博”。
粉丝还可以从主任或则经纪公司发放“刷量”任务。任务量完成后,粉丝可以通过线上活动进行中奖,获得一些奖励:签名相片、演唱会灯牌、气球、荧光棒等礼品。
粉丝文化顽疾频发
按照艺恩智库最新发布的报告,粉丝文化现象已成为带动娱乐产业爆发的重要助力力。但是,记者专访发觉微博买转发,利益的介入让粉丝文化更易孳生顽疾。
据了解,粉丝组织会通过网路向粉丝集资,或用于订购偶像的专辑、代言产品、周边产品等应援物品,或为偶像订购生日礼物、租广告牌、做慈善活动等。“几分钟内筹措到100多万是很常见的。”一位名星的粉丝说。
上海师范学院民法研究所副主任彭新林说,尽管粉丝这些集体募款行为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非法集资,但因参与人数多、资金数额巨大,易引起其他违规犯罪。
大肆买卖名星演员隐私信息也是一大顽疾。前不久,大陆某男艺人及某小品团体旗下演员个人信息窃取风波遭到公众关注。网安支队办案警察李文涛告诉记者,涉案嫌疑人大部份为在校女中学生,在追星网站、各类名星“后援团”中结交,相互交易各自把握的信息进行走私。
据悉,粗俗、拜金等价值观不当行为在追星过程中也频频出现:一些粉丝群体创造出成百上千个专用术语,其中不乏“坐地受孕”“白嫖”等粗俗成语;部份粉丝的消费行为狂热,喊着“爱他就为他花钱、不花钱不是真粉丝”的标语,由“钱包”决定自己在粉丝圈的“资质”;日本某演员被爆光涉入猥亵、性侵、转售海洛因后,其中国粉丝后援团仍在微博上给以舆论支持……
中国政法学院传播法中心副所长朱巍强调,我国粉丝群体趋向低幼化,法律意识较为淡漠,价值取向并未完全产生,粉丝文化及粉丝经济作为文化领域的新现象须要规范和引导。
星援App制做人被拘一事,迅速在网路上引起热议。
有不少网友觉得,此事该查!
也有人认为不能过于偏袒粉丝:
不少网友还觉得平台方也应该加码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