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告别预售,现货开卖618大促

图源:视觉中国

挥别预售,现货开售

618大促临近,与以往不同的是,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官宣预售制下线。2013年,为减轻服务器和备货压力,预售机制首次出现在淘宝的双十一大促中。预售制度的设计本意实际上给了买卖双方一个交易的确定性,一方面是考虑稀缺商品天然具有生产时间性要求,为保障消费者确定性订购;另一方面,是因为大促导致销售高峰,而考虑减轻店家大促期间的备货压力而设计的措施。可以说,预售制度为电商行业渐趋迈向成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源:视觉中国告别预售,现货开卖618大促

但是随着预售商品品类的降低,好多商品长时间无法交付,订金纠纷和货不对板等问题增加了用户体验。延续了十余年的预售制为平台和店家带来了可观的销售额,其下线无疑给这场购物狂欢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付订金的优势消失,从营销推广到预热漏出等环节都要后置。

2024“618”电商招商剖析

图源: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5月6日,去年淘宝618开始接受报考。相比以往快手买流量会影响后期流量吗,去年618显得极至简单,最大的变化在于取消官方预售环节,5月20日晚八点将直接第一波开售。面向店家,去年淘宝618简化报考环节,满足条件的店家直接进行商品报考即可;针对消费者,天猫淘宝还推出全程价保等一系列措施,让消费者简单买、放心买。

在天猫淘宝618招商宣传资料中,此前大促时常见的定点猜价钱红包、组队升级小游戏等都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产品直降、店布满减等折扣相关的促销活动。据悉,天猫88VIP新增不限次提供邮费险服务,本质上也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让下单过程更流畅。

图源:淘宝

5月7日消息,易迅也宣布618大促将于5月31日开启现货发售,主推每满300元减50元的跨店满减力度,促销生效期间,店家的同一款商品可全程参与,重点鼓励全品类店家参与。不仅满减折扣之外,还将开启百亿补助日、9.9包邮日、超级直播日等活动,并在大促期间提供免费上门退货、以旧换新、送装一体、30天价保等服务。

图源:易迅

而在更早之前,快手电商启动618大促招商,商达报考从4月27日开始,仍然持续至大促收官。去年大促取消了预售玩法,5月20日起即将“现货开售”,开启为期42天的购物狂欢日。大促期间,快手电商将锚定优价好物,从商城/泛货架、直播、短视频等图式协同加码,赋能商达大促销售爆发。

抖音计划投入百亿流量,并推出官方立减、一件直降等多重优价营销策略,快手方面,只是满减红包就“卷”到了“满300减60”的新高度。仍然实行优价策略的拼多多更是何必多言,成为将小型购物节推向“卷”低价的重要推手。

图源:快手电商

总的来说,去年618狂欢购物节招商关键词为:不预售、卷优价、稳店家。

从优价玩法到取消预售,受影响最大的实际上是店家。近几年在折扣方面的不少红包、优惠活动都由平台参与补助,店家做的优惠在逐步减少。这么去年在购物节整体周期拉长,店家货品生产线、物流调度、产品营销等各方面的投入都在减小的发展趋势下,全面取消预售以后,脱离了预售机制提供了提早锁定订单的保障,店家难以借助预售数据来预测需求,可能对即时供货的策略带来挑战,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店家库存压力降低。短期上来看,可能造成618期间的成交额出现波动。

不过从常年来看,取消预售能提供更为简化的购物体验,使消费者毋须在支付货款和等待发货上耗费时间和精力,因而提高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也能使得店家愈发重视实时的销售数据,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更好地匹配供需。平台也可趁机机会进行差别化定位,突出现货即购即得的优势,也可以在协同上通过优化购物流程、提高货运配送效率等方法来提高用户体验,因而吸引更多消费者。

市场格局的变化也在影响着平台机制的设计。因为短视频社区与图文内容社区的出现,传统电商平台的流量开始处于下降阶段,逐步被其他平台瓜分。平台本身的流量不理想时,骤然而至的就是越来越多“造节”模式的促销活动。市场格局的变化也在影响着平台机制的设计。

但是,在电商发展的红利期,购物节确实为不少商家带来了销售额的急剧下降,但在当下,各类购物节、电商促销活动增多,抖音、快手等偏向电商直播的新兴平台成长上去,对店家而言,小型购物节的吸引力似乎在减缓。甚至相比于商业大促带来的下降,更多店家开始将关注重心放到保持稳定的单日销售额上。

从各大电商平台近几年的招商情况也可看出,多家平台都在尝试从流量、资金、设备、服务等多个方面扶植店家,“百亿扶植”在多个电商平台的店家扶植策略中频频出现,尤其是对抗风险能力更弱的中小店家,部份平台甚至会为其开辟专门的流量通道。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留住更多店家,平台自掏腰包提供大量折扣补助便不难理解,但即使这么,店家与购物节的关系还是越来越微妙,甚至一些平台会在购物节报考资料中明晰提出,假如店家不参与大促,将难以享受购物节期间的流量资源,由此使得更多店家参与其中。而今取消预售,也将更大程度地影响店家参与购物节的意愿。

面对这样的局面,去年电商平台也在调整对店家的扶植策略。易迅平台将投入最大力度的资源,在流量生态、AI技术、服务能力三大核心领域升级,在具体的执行策略上,减少店家营运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成为关键词。

阿里系最新的动作是,去年618将向符合条件的天猫淘宝店家提供免费急速放款服务,额度高达2000万元,这也是平台历届618活动中,最大规模的急速放款额度。利用此项扶植,店家有望0资金压力迎战618。除此之外,淘宝618活动期间,平台店家最低可享邮费险0.01元/单、商家也可获得平台提供的利率让利券、额度提高、15天免息期等多项权益,由此帮助店家增加资金压力与营运成本。

大众苦预售久矣

图源:网路

2015年是4G元年,双11、618等购物狂欢节诞生后,有些电商品牌实现了爆发性下降,交易额直接达到四五百亿元。巨大的数字冲击之下,零售业开始被颠覆。但是突如其来的爆发同时带来的是巨大压力,平台的服务能力和店家的货运能力也在深受考验。

服饰行业为例,因为SKU较多,在流量奔涌的电商红利时期,可观的销量使整个货运体系都遭到冲击,店家在当时须要调动包括营运、财务和行政在内的所有团队人手解决货运爆仓问题。当预售制度启动后,在近一个月的铺货时间中,整个产品的漏出和销售会愈加均衡,货运也会分散开来快手买流量会影响后期流量吗,不用集中发货,店家也能更为从容地应对大促。

当时的预售制度对品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品牌可以攫取短期的资金补充,通过快速翻单增加周转压力,预售后产生榜单又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腿部品牌吃到更多红利。看似两全其美的模式惟独忽视了消费者体验。这几年,随着满减机制越来越复杂,预售等待时间越来越长,消费者的不满情绪也在积累。官方发布的2023年全省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剖析强调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需规范,存在“尾款”涨价不诚信、预售商品不保价、承诺赠品不兑现、承诺时间不发货、“最优价”宣传不属实的问题。

由此来看,预售制度在当下的电商发展中,遭到了不小的非议。假如因预售遇见舆情问题,那可能使品牌方面临大面积的投诉,使问题更为棘手。围绕在预售制度中的争端,早已从下游消费者传导到了上游生产商。优价竞争是基于搜索的电子商务难以逾越的弊病,几乎为零的比价成本,给了消费者太多的选择权力。预售为了吸引消费者提早下单,常常会进一步减少售价,致使优价竞争的问题进一步恶化。优价竞争一方面拉低了供应商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那些供应商为平台商提供相应的平台收益。同时,因为预售的价钱过高,供应商没有足够的价钱支撑去确保商品质量,又影响了消费者的平台体验,致使了平台用户的流失。传统电商平台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不在销售环节,而在对商品合理收益的划分,监管和生产端赋能。

回顾整个电商环境,大促已经是一个噱头小于实际的存在,优价不再仅仅依赖大促来完成。预售制起初就是平台联合店家,通过更低价钱在大促前提前锁定消费需求的一种形式。从最早的预售制规定看,消费者在支付订金以后,只有在付了货款后才会整单退货,一定程度上,订金订单就帮助买家和平台完成了一部分销量任务。在疯狂比拼GMV、直播带货、大促超优价的时代,预售制的提早锁单带来的益处,能直观地反馈在大促结束后各电商掏出的GMV成绩单上。某种意义上,预售本质上服务的是各个平台的“战报数据”而非消费者。

回归用户体验

图源:网路

在当下互联网存量时代,提高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才是电商平台的重中之重。当电商平台渐渐不再执著于GMV,取而代之的是经营质量与消费体验。现今大促更高调了,同时周期也减短了,不再须要和先前同等水平的声量。这喻示着,无论是前期预热、中期爆光程度还是后期销售结果,大促都不再承当重担了。直播的出现、拼多多以价钱驱动的平台机制,都让促销如中心化地每晚在发生,大部份品牌也不须要过度依赖平台的大促销售商品。

回归用户不是新词,伴随电商平台的内卷和用户的分流,传统电商平台重新意识到用户的重要性。须要明晰业务的优先级,围绕用户为先,坚持消费分级和价钱力策略,坚持对产品的用户价值抉择。

参考文献:

[1]谷艳红,罗新星,朱名勋.消费者风险讨厌下的期权预售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38(10):2556-2563.

[2]孙忠锋,卓晨恕,计国君.考虑库存风险的服饰行业新产品预售策略博弈研究[J].丝绸,2024,61(2):106-114.

[3]王慧莹.【幕后:迎战618,吴泳铭要“重构”淘宝】.连线Insight.202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