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我所经历过的还隐约记得的最低物价如下:
路边边烤边售的烤马铃薯,2分一个,约半斤多,
青菜2分一斤,
猪肉3分一个,
面粉8.25分一斤,
米线或面食,一碗1角多,
这一时期,学院生结业出席工作月薪资记得是30来元,可以买大概300碗米线或炒面。但那种时侯,学院生少,在初出席工作的人中一元300粉,收入算高的。全省大体这么,按薪水标准执行。
如今,学院生初出席工作的月收入,各地不平衡,许多地方大体也有3000元左右,米线或炒面按相像加肉的分量计,大体是8元一碗,可以买370碗,并且按每年能步入3000元的人群计,是大量的,会若干倍于从前。
上述比较不一定恰当,只是为了有个参照。以青菜为例,涨了100倍。以米线为例,涨了60倍以上。
对于现在30多岁以上的人而言,一个显而易见的记忆是:上述所有乳品的价钱,未见回升,而是几乎一直处于下降过程。个别时侯,甚至是跳跃式下降。
按问题所说,薪资下降,物价也下降,继续这一趋势,炒面会不会100元一碗?其实会。倘若这一趋势不变,这只是一个因果关系中的简单算术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是看薪资涨的赶快,还是物价涨得赶快。
几六年间,全世界所有的货币都在贬值,同时财富无疑也降低了。既然在贬值,单位币值代表的财富肯定是减轻了。在这些趋势下,普通人关注的是货币收入降低能快于物价的下降。同时,货币的大规模降低,会产生不同的获取财富的机会,贫富结构是变化了,在许多领域的差别是减缓了。
货币总额降低,经济总数降低,这原本是经济发展中一个正常的事。现今的问题是,各主要国家,越来越依赖货币降低来应对经济困局,全球已处于竞争性货币贬值,以应对危机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态势中。不贬意味着要吃亏,简直可称为贬值大赛。乃至引起惊叹,货币战争的硝烟已起。这样折腾的后果,很难说不是灾难性的,会怎样收场,不晓得。
下边我将我近来注意到的一些报导包括官媒的报导,链接如下,有兴趣者不妨一阅一元300粉,以期有个大致的了解:
中国货币超发严重今年新增货币供应占全球近半
中国的建行“大到难以管理”
“钱真不当钱用”:货币超发再引争议
以资金带动下降逐渐走入死西街
美刊:货币战争或带来“意外收获”
美元燃起货币战硝烟对中国影响几何